意昂体育

热线电话:
意昂体育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尼泊尔年度外贸额突破2万亿卢比,食用油转口贸易额激增

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:71 发布日期:2025-08-06 18:56

《加德满都邮报》7月23日报道:尼泊尔2024/25财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卢比(约合160亿美元),创历史第二高纪录。数据显示,该国精炼食用油出口额同比激增1537%,占出口总额近44%,成为主要增长动力。这一异常增长源于印度去年提高食用油进口关税后,尼泊尔企业利用南亚自贸区(SAFTA)零关税政策,大量进口原油加工后转口印度。经济学家指出,这种“虚假繁荣”无助于实体经济发展,随着印度近期下调关税,这一贸易优势恐难持续。

贸易模式与政策背景

尼泊尔通过转口贸易套利的核心逻辑在于关税差异:

原料油进口:从阿根廷、巴西、乌克兰等第三国以较低关税(或零关税)进口大豆原油、葵花籽原油等原料。

加工增值:在尼泊尔境内进行简单分装、精炼等操作,满足SAFTA规定的“至少30%增值”和“六位数税号变更”要求,从而获得零关税出口资格。

成品出口:以尼泊尔名义向印度出口精炼食用油,规避印度对第三国原料油的高关税。

例如,2024财年上半年,尼泊尔进口约17万吨大豆原油(主要来自阿根廷、巴西等),加工后向印度出口9.1万吨精炼大豆油,贸易差价成为主要利润来源。

政策调整与贸易波动

印度的关税政策变动直接导致尼泊尔食用油出口的剧烈波动:

2024年9月前:印度为稳定国内食用油价格,对原料油和精炼油征收20%基本关税,刺激尼泊尔贸易商恢复业务。

2024年3月前:印度逐步削减精炼油关税(棕榈油至12.5%,大豆油、葵花籽油至17.5%),导致尼泊尔加工大豆油出口额从2021/22财年的481.2亿卢比骤降至2022/23财年的84.7亿卢比。

2024年9月后:印度重新提高关税至20%,尼泊尔企业再次利用政策漏洞扩大出口,2024/25财年出口额重回高位。

争议与风险

印度的质疑

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(SEA)指控尼泊尔贸易模式存在三大问题:

规避原产地规则:简单分装操作未达到SAFTA要求的增值标准,涉嫌滥用零关税政策。

损害本土利益:印度炼油商、农民及政府税收因低价进口精炼油受到冲击。

数据真实性存疑:尼泊尔出口数据可能被夸大,实际加工环节投入有限(本地劳动力仅占极小比例)。

尼泊尔的立场

南亚贸易观察组织主任指出,尼泊尔严格遵守SAFTA规则:

进口原油经精炼后税号发生六位数变更,符合零关税条件。

印度接受尼泊尔原产地证书,表明当前操作在法律框架内。

宏观经济风险

外汇依赖:尼泊尔依赖侨汇收入(约70亿美元/年)购买原料油,套利模式加剧外汇消耗,2024财年原料油进口额达561.8亿卢比。

产业空心化:加工环节未带动本地就业或技术升级,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警告此类贸易无法创造长期价值。

政策不确定性:印度关税的频繁调整导致尼泊尔贸易依赖短期套利,缺乏可持续性。

贸易伙伴格局变化

尽管印度仍是尼泊尔最大贸易伙伴(双边贸易额占比超60%),中国已跃居第二(主要出口水电设备、建材),阿根廷因原油采购激增至第三。专家呼吁尼泊尔需警惕过度依赖转口贸易的风险,转向发展本土制造业和农业深加工。

未来展望

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建议:

稳定区域政策:印度需明确SAFTA执行标准,避免关税频繁调整冲击贸易伙伴。

尼泊尔多元化出口:利用侨汇资金发展高附加值产业(如光伏组件、绿色化工),减少对食用油转口的依赖。

加强监管合作:尼印两国联合审查贸易流程,平衡区域贸易义务与本国利益。

目前,尼泊尔央行前执行董事强调,当前套利驱动的贸易模式“既不可持续,也不利于长期经济稳定”,亟需政策转向以实现真正的经济转型。

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