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们有没有刷到过那种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视频?前两天我就看到一个,直接被萌化!仔细一看,这不是在大城市的音乐教室,而是在新疆阿克苏一个小村子的会议室里。
说真的,谁能想到,在温宿县米勒克艾日克村,有24个娃正跟着一群大学生哥哥姐姐学普通话,还能把歌声唱得这么好听?
1. 大学生下乡支教,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
先来介绍一下这波“主角”: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帮师兄师姐。他们趁着暑假没宅家追剧,也没去旅游,而是拉上行李箱直奔边疆农村。
为啥要跑那么远?原来他们参加的是学校组织的“推普”行动,就是推广普通话。说白了,就是让更多地方的小朋友也能自信地讲标准汉语,将来无论走多远都不怕交流障碍。
2. 推普课堂现场,欢乐比想象中还多
本以为推普课就是念念字母、读读课文。结果人家玩得花样超多!
比如练发音的时候,不是死板地让孩子重复,而是变成游戏——什么前后鼻音大作战,还有配音秀,把动画片《哪吒》搬进课堂,小朋友争着喊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气氛嗨到爆炸!
还有朗诵环节,让大家感受诗歌里的情感。有个叫热娜古丽的小姑娘,在老师带领下,一边读《我爱这土地》,一边眼眶都湿润了。音乐课更有意思,《歌声与微笑》每一句歌词都是发音挑战题,全班合唱时窗外还下起雨,“天然BGM”了解一下~
别觉得只是玩闹,人家可认真呢!有图有真相:老师耐心辅导,小孩们坐得端端正正,一句一句跟着学。不知不觉,说标准普通话成了大家的新习惯。
连村党支部书记吴国生都夸:“这些大学生不仅教会孩子怎么说,更给他们指明努力方向。”不得不服,这波操作真绝!
3. “村晚”直播火出圈,小主持人C位出道
最让我惊喜的是,他们居然还办了一场“村晚”。不是央视春晚那种,是咱农民自己的舞台秀——就在7月27号晚上,大伙儿把会议室改造成大舞台,还开起直播,让全国网友围观。
最牛的是,那些刚学会普通话的小学生里,有两个在“小主持人挑战赛”脱颖而出,当上当天的正式主持。这俩小主打扮精神,一口流利播报,把气氛带起来一点也不怯场!
其他22个娃加8位哥哥姐姐一起表演节目,有诗朗诵、有合唱、还有各种才艺展示。全程直播点赞刷屏,看弹幕就知道网友有多喜欢:“看到他们自信笑容,我仿佛听到了希望!”
这一夜,不仅全村沸腾,全国各地网友也被治愈到了。“语言改变命运”的鸡汤,这回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啊~
4. 入户调研逛农家,“民生温度”藏细节
除了教学和表演,这些大学生还特别接地气,每天穿梭葡萄架、串门走访六十多户家庭。一手记录老百姓生活点滴:
有人夸新装的自来水甜过蜜;有人晒新取暖设备,说今年冬天娃再不用冻红手啦;还有老人比喻生活像烤馕一样越嚼越香……
这些看似平常的话,其实满满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也是对政策落地最大的认可吧。有时候幸福真的很简单,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。
5. “推普行动”为啥这么火?背后原因值得琢磨
其实很多网友可能会问: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为啥还要专门搞这种活动?
答案很简单:对于偏远地区来说,会讲标准汉语,是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。不管以后去哪儿,都不会因为语言而错失机会。而且通过一次次互动,城乡之间距离缩短不少,你懂那种感觉吗?
据说光线上“村晚”,观看人数就快破千,好评点赞更是不计其数。队员自己都说:“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,更是一座连接世界的大桥。”
每当那些童声齐唱《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》,整个田野仿佛都有回响。我敢打赌,以后这里一定还能走出去更多优秀的人才,到时候咱再回来围观可别认错脸哈~
总之,看完这个故事,我只想感叹一句:青春可以这样燃烧,用知识和热情照亮别人,也点亮自己。这事你怎么看?评论区聊聊呗~
#图文作者引入成长激励计划#